Skip to main content
新闻资讯

光引发剂1173:驱动UV固化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

时间:2025-02-20   访问量:0

一、光引发剂1173:非黄变涂料的革新基石  

光引发剂1173(又称Darocur 1173)是UV固化领域的标杆性产品,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,凭借其液态特性与非黄变优势,成为木材、金属、塑料等高透明度涂层的关键材料。其化学结构设计巧妙,能在紫外光照射下高效产生活性自由基,触发树脂快速聚合,同时避免传统光引发剂因残留物导致的涂层泛黄问题。  

在应用中,1173尤其适用于对色彩稳定性要求严苛的场景,如电子产品涂层、汽车灯罩清漆等。其液态形式不仅简化了配方调配流程,还能与TPO等光引发剂复配,进一步提升固化效率。然而,需注意的是,其光解产物可能产生轻微气味,因此在食品包装等敏感领域需搭配低迁移率衍生技术。  

二、技术优势与多领域应用  

1. 核心优势解析  

- 非黄变性能:通过分子结构的优化,1173在固化后几乎不产生颜色变化,特别适合长期暴露于阳光的户外涂料。  

- 兼容性与安全性:可溶于丙烯酸酯、甲苯等溶剂,与多种树脂体系相容;其低挥发性和毒性分类(急性口服毒性类别4)使其在工业应用中更受青睐。  

2. 应用场景扩展  

- 涂料与油墨:在木器清漆、PCB阻焊油墨中,1173通过复配光敏剂(如ITX)显著提升固化深度和速度。  

- 高精度材料:用于PADC(聚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)等高透明材料时,其转化率与硬度表现优异,支持医疗器材和光学元件的精密制造。  

三、市场格局与竞争技术动态  

全球光引发剂市场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,巴斯夫、IGM Resins等国际巨头主导技术研发,而国内企业如久日新材通过本土化生产加速市场渗透。竞品方面:  

- TPO:固化速度更快,但黄变风险较高,适用于厚涂层场景。  

- Irgacure 184:专为白色体系设计,需与其他引发剂复配以平衡性能。  

值得注意的是,新型P-1173等改进版本通过优化分子设计,在固化效率与环保性之间实现突破,成为未来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。  

四、环保趋势下的技术挑战与创新  

1. 法规要求升级  

欧盟对食品包装中光引发剂迁移量的限制(如二苯甲酮≤0.6 mg/kg),推动行业向低迁移率、低毒性产品转型。中国虽尚未出台强制性标准,但SN/T检测框架已为行业自律提供指引。  

2. 绿色技术突破  

- 大分子光引发剂:通过增加分子量或引入可聚合基团,减少小分子残留迁移,例如超支化聚合物衍生物的应用。  

- 双重固化体系:结合UV固化与热固化技术,解决水性UV树脂因水分存在导致的固化效率问题,拓展其在汽车涂料等高端领域的应用。  

五、未来展望:从高效到可持续  

光引发剂1173的成功,印证了UV固化技术在环保与效率上的双重价值。随着水性UV树脂、UV-LED光源等技术的成熟,行业正朝着更低能耗、更少VOCs排放的方向发展。与此同时,食品级油墨、医疗级胶黏剂等新兴需求,将进一步推动光引发剂向高安全性与功能化升级。  

光引发剂1173不仅是UV固化技术的里程碑,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。在环保法规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,其应用边界将持续扩展,为涂料、电子、包装等行业提供更高效的绿色解决方案。
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:9:00-17:30
 联系方式
客服热线:138 2331 1709
邮箱:uvsino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