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无硅助粘剂:技术创新与环保应用

一、引言
在现代工业中,粘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而助粘剂作为粘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,其性能和环保特性备受关注。传统的硅基助粘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,如环保性差、成本高等。近年来,无硅助粘剂作为一种新型材料,凭借其技术创新和环保优势,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。
二、无硅助粘剂的技术创新
1. 超分子粘结剂
上海交通大学梁正团队和颜徐州团队合作,通过超分子单元的自组装,结合UV光引发的硫-烯点击化学,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机械互锁网络(MIN)的粘结剂,并将其应用于LIBs中的纯硅负极。这种基于MIN的粘结剂包含三个部分:带有andaisy链的MIN(记作DCMIN)、硫醇功能化的2-脲基-4-嘧啶酮(UPy-SH)单元,以及聚丙烯酸(PAA)。所得到的含有5wt% DCMIN的DCMIN@PAA粘结剂具有更平衡的机械性能,其中断裂应力为16.5 MPa,可拉伸性为340%,韧性为32.1 MJ m–3。通过应变-应力曲线、原子力显微镜和分子动力学(MD)模拟,证明了无损粘结剂中机械键协同运动下的有效能量耗散行为。结果表明,使用DCMIN@PAA无损粘结剂的纯硅负极在容量保持和长循环性能方面(在1C下超过1050个循环)大大优于其他共价粘结剂的负极。
2. 水性粘结剂
聚丙烯酸(PAA)作为一种新型水性粘结剂,具有以下特点:
适配硅基材料:PAA材料能与硅形成类似固体电解质界面(SEI)的包覆层,维持电极稳定,显著改善硅基负极的循环性能及减轻膨胀影响。
环保优势:使用水作为溶剂,相较于传统粘结剂PVDF(需要有毒溶剂NMP),具有更好的环保性,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风险。
成本优势:PAA生产成本及价格更低,在正极和隔膜涂覆中配合PVDF使用,及在负极材料中替代SBR具有成本优势。
3. 可降解粘结剂
DCMIN@PAA粘结剂能够在碱性水溶液中快速降解,将极片上的活性物质快速释放,使得这些循环过后的活性材料的处理变得更加方便和环保。这种特性不仅提高了回收效率,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。
三、无硅助粘剂的环保应用
1. 电子封装
在电子封装领域,无硅助粘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例如,PAA作为水性粘结剂,不仅具有高粘结强度和良好的柔韧性,还能有效缓冲硅基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,维持电极的稳定性,从而提升循环寿命和容量保持率。
2. 新能源领域
在新能源领域,无硅助粘剂的应用也在增加。例如,DCMIN@PAA粘结剂在高负载的微米级Si@石墨负极和LiNi0.8Co0.1Mn0.1O2软包电池中展现出显著的循环性能和高可逆容量,进一步证明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。
3. 建筑和医疗领域
无硅助粘剂在建筑和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扩大。例如,拜高SIPC 9001单组分有机硅粘接密封胶(环保硅胶)具有无腐蚀性、操作简便、固化后不变色、环保性、粘接性能强、耐候性、耐温性、柔韧性和密封性能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电子、汽车、医疗等行业的粘接、密封、填充等。
四、无硅助粘剂的市场前景
1. 市场需求增长
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加,无硅助粘剂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。预计到2030年,PAA在硅基负极、石墨负极和铁锂正极中的需求将分别达到4万吨、2.6万吨和1.2万吨,长期复合增速超过30%。
2. 技术创新推动
技术创新是无硅助粘剂市场发展的关键。通过引入新型材料和改进生产工艺,无硅助粘剂的性能将不断提升,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大。例如,超分子粘结剂和可降解粘结剂的研发,为无硅助粘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。
3. 环保政策支持
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,推动了无硅助粘剂的市场发展。无硅助粘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,符合现代环保要求,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五、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
1. 性能提升
尽管无硅助粘剂在性能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,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其粘结强度、耐候性和耐温性,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2. 成本控制
无硅助粘剂的成本相对较高,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3. 行业标准制定
目前无硅助粘剂的行业标准尚不完善,需要相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,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,规范市场秩序,促进无硅助粘剂的健康发展。
六、结论
无硅助粘剂作为一种新型材料,凭借其技术创新和环保优势,在电子封装、新能源、建筑和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,无硅助粘剂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。未来,无硅助粘剂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推动行业向高性能、环保和可持续方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