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新闻资讯

高效无迁移光引发剂Uyracure-180:突破光固化材料性能瓶颈

时间:2025-03-26   访问量:0

在光固化材料领域,光引发剂作为核心功能组分,直接影响着材料的固化效率、稳定性及最终性能表现。近年来,随着电子封装、3D打印、精密光学涂层等高端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,传统光引发剂存在的迁移性、残留气味等问题逐渐成为技术升级的瓶颈。而Uyracure-180(4-(苯硫基)苯基二苯基硫鎓六氟锑酸盐)的推出,凭借其独特的无迁移特性与高效光敏活性,为行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。

一、Uyracure-180:基于三芳基硫鎓盐的无迁移光引发剂

Uyracure-180是一种三芳基硫鎓六氟锑酸盐类化合物,其分子结构由芳基硫鎓阳离子与六氟锑酸阴离子组成。这种设计赋予了材料多重优势:

1. 阳离子光引发机理:在紫外光(UV)照射下,硫鎓盐分解产生强酸性物质,催化环氧树脂等阳离子型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,实现快速固化;

2. 六氟锑酸阴离子的稳定性:六氟锑酸根具有高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,可有效减少副反应发生,提升体系纯度;

3. 无迁移特性:与传统小分子光引发剂不同,Uyracure-180在固化后完全参与反应,无低分子量残留物析出,避免了迁移导致的黄变、污染等问题。

这一结构特点使其成为无迁移光引发剂领域的代表性产品,尤其适用于对材料洁净度、耐久性要求严苛的场景。

二、技术优势: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性能突破

1. 高光敏活性与深层次固化能力
Uyracure-180的吸收光谱覆盖250-350 nm范围,与中压汞灯、LED紫外光源匹配度高,可在低能量照射下触发高效聚合。其分解产生的超强酸(HSbF6)能穿透深层材料,实现厚度超过500 μm的均匀固化,解决了传统光引发剂在厚涂层或复杂结构中的固化不均难题。

2. 零迁移保障材料长效稳定性
传统光引发剂在固化后可能因未完全反应或降解产生小分子迁移物,导致材料表面析出、机械性能下降或接触污染。而作为
无迁移光引发剂,Uyracure-180通过完全化学键合进入聚合物网络,彻底杜绝了迁移风险。实验数据显示,经1000小时加速老化后,其固化产物的黄变指数(ΔYI)低于1.5,挥发物含量<0.1%,显著优于常规引发剂体系。

3. 宽温域适应性
该产品在-40℃至150℃范围内保持稳定活性,既能在低温环境下实现快速固化,也可耐受高温后处理工艺(如回流焊),满足电子封装材料的多场景加工需求。

三、应用场景:赋能高端光固化材料开发

1. 电子封装与半导体保护涂层
在芯片封装、电路板保护等领域,Uyracure-180的无迁移特性可避免离子污染导致的电路短路,其固化膜介电常数(Dk)低至2.8@1 GHz,损耗因子(Df)<0.005,满足5G高频信号传输需求。

2. 医疗级3D打印光敏树脂
针对牙科导板、手术器械等医用3D打印场景,该产品通过生物相容性测试(ISO 10993),且无小分子析出风险,符合医疗器械材料的安全标准。

3. 光学级透明胶粘剂
用于摄像头模组、AR镜片粘接时,固化胶层透光率>99%(400-800 nm),雾度<0.2%,且长期使用无黄变,保障光学系统成像质量。

四、行业价值:推动绿色制造与材料升级

随着欧盟REACH法规、中国《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》等政策对材料安全性与环保性的要求趋严,Uyracure-180作为无迁移光引发剂的标杆产品,为行业带来三重升级路径:

· 工艺绿色化:减少固化后清洗、除味等后处理工序,降低能耗与VOC排放;

· 产品高端化:突破迁移问题对材料性能的限制,推动光固化技术向医疗、微电子等精密领域渗透;

· 生命周期管理优化:通过提升材料耐久性,延长终端产品使用寿命,契合循环经济理念。

结语:技术迭代下的材料革新

在光固化技术从“快速成型”向“高性能制造”演进的过程中,Uyracure-180凭借其无迁移、高活性、宽适应性的综合优势,正在重新定义高端光引发剂的技术标准。未来,随着UV-LED固化、双固化体系等新工艺的普及,这类无迁移光引发剂有望在更多新兴领域释放潜力,为材料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。

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:9:00-17:30
 联系方式
客服热线:138 2331 1709
邮箱:uvsino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