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高精度光纤涂层用双固化UV树脂的技术突破与应用价值

光纤涂层技术对材料性能的核心要求
在光纤制造领域,涂层材料需同时满足快速成型、低应力损伤、耐环境老化等多重严苛要求。传统单一固化模式的树脂材料常面临固化深度不足、收缩应力导致信号衰减等问题。针对这一技术瓶颈,具备UV/热双固化特性的U-9200光纤双固化UV涂层树脂,通过阳离子与自由基杂化反应机制,实现了涂层工艺的突破性优化。
双固化协同效应提升涂层可靠性
U-9200树脂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阳离子-自由基杂化体系。在UV光照阶段,树脂表层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可实现秒级快速定型,确保生产线的连续加工效率;而深层的阳离子固化则通过热激活持续进行,形成三维交联网络。这种分阶段固化模式使涂层内应力降低40%以上(基于行业通用数据),有效减少光纤微弯损耗。同时,该树脂100%固含量的特性避免了溶剂挥发导致的涂层缺陷,特别适用于直径低于250μm的微细光纤涂覆。
精准适配严苛环境下的长效防护需求
光纤在通信基站、海洋缆线等场景中需长期耐受温度波动、化学腐蚀和机械应力。U-9200树脂的55°C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设计,使其在-40°C至85°C工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理特性。通过硫鎓盐或碘鎓盐引发剂的灵活调配,可进一步增强涂层耐水解性和抗紫外老化能力。实际测试表明(需客户自行验证),其耐盐雾性能超过1000小时,完全满足IEC 60794等国际标准对光缆护套的要求。
工艺兼容性与生产效率优化
该光纤双固化UV涂层树脂的2500mPa·s粘度特性,支持无稀释剂直接涂覆工艺,减少生产环节的VOCs排放。在与PET3A等丙烯酸酯单体的配伍实验中(基于TDS数据),固化速度可提升30%以上,且不影响最终涂层的透光率。对于带色标识别层的多层涂覆光纤,U-9200树脂与颜料体系的良好相容性,可避免界面分层问题,显著降低不良品率。
推动新一代光纤技术革新的关键材料
随着5G网络和量子通信的发展,光纤涂层正朝着超薄化、功能化方向演进。U-9200树脂通过调整乙烯基醚单体的添加比例,可制备出厚度2-5μm的功能性涂层,为光纤布拉格光栅(FBG)等传感器件提供保护层解决方案。其低黄变特性(Gardner色度≤2)还能满足数据中心用光纤的审美需求,在确保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提升产品外观一致性。
总结
作为专为光纤制造研发的双固化UV涂层树脂,U-9200通过创新的杂化固化体系,在加工效率、环境耐受性和精密涂覆三个维度实现技术平衡。其2500mPa·s的基础粘度和55°C的Tg值,为设备参数设定提供了充分的工艺窗口。该材料的规模化应用,将助力光纤生产企业应对高速通信、工业传感等新兴领域对涂层性能的升级需求,推动整个产业链向高可靠性方向持续发展。